跟数学有关的冷知识

bdqnwqk1年前基础8

1.冷知识:为什么数学叫“数学”

“数学”一词是来自希腊语,它意味着某种“已学会或被理解的东西”或“已获得的知识”,甚至意味着“可获的东西”;“可学会的东西”,即“通过学习可获得的知识”,数学名称的这些意思似乎和梵文中的同根词意思相同。甚至伟大的辞典编辑人利特雷(E·Littre也是当时杰出的古典学者),在他编辑的法语字典(1877年)中也收入了“数学”一词。牛津英语字典没有参照梵文。公元10世纪的拜占庭希腊字典“Suidas”中,引出了“物理学”、“几何学”和“算术”的词条,但没有直接列出“数学”一词。

“数学”一词从表示一般的知识到专门表示数学专业,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仅在亚里士多德时代,而不是在柏拉图时代,这一过程才完成。数学名称的专有化不仅在于其意义深远,而在于当时古希腊只有“诗歌”一词的专有化才能与数学名称的专有化相媲美。“诗歌”原来的意思是“已经制造或完成的某些东西”,“诗歌”一词的专有化在柏拉图时代就完成了。而不知是什么原因辞典编辑或涉及名词专有化的知识问题从来没有提到诗歌,也没有提到诗歌与数学名称专有化之间奇特的相似性。但数学名称的专有化确实受到人们的注意。

远古时代,人类文明初成,没有礼法.但是人的大脑决定了人不是一个普通的吃喝物种.人类为了方便记录每天打猎打了多少动物,就用特定的东西来计数,可以用相同数量的石头、贝壳、树叶等等,直到后期发展出结绳计数,也只是为了记录数量而已.但是随着记录的出现,人类的大脑开始得到启示,似乎身边发生的一切都可以用一定的种类的数量去表达,于是在后期代码又逐步出现,比如用小圆表示达到的兔子,在小圆里放几片树叶就表示今天打到多少.用大一点的圆表示鹿,在圆里点放几片树叶就表示打到多少头鹿.用更大一点的圆表示牛、象、马、等等.当然动物的名字是后期起的,但是在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印证特征,不能只用现代的思想去考虑古人.那个时候他们对于什么叫“牛”,什么叫“羊”,什么叫“象”等等都是心照不宣的了解的,只是和今天的叫法不同,在那个文明匮乏的时代,他们一样有他们记录事件的方法.于是直到以后,部落的形成、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交往、进一步文明的产生、发展、战争.直到如今的科学技术,我们发现在科学的背景下,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度量方法,深入研究就发现全是各种各样的数量关系.

我们的祖先也正是在“数”的启发下开启了大脑智力深度运作,于是我们就把世界上一切有关数量关系的研究统划为对“数”的研究,而“学”字是指学问.数学的意思就是对数的统筹的理解.

2.冷知识:为什么数学叫“数学”

“数学”一词是来自希腊语,它意味着某种“已学会或被理解的东西”或“已获得的知识”,甚至意味着“可获的东西”;“可学会的东西”,即“通过学习可获得的知识”,数学名称的这些意思似乎和梵文中的同根词意思相同。

甚至伟大的辞典编辑人利特雷(E·Littre也是当时杰出的古典学者),在他编辑的法语字典(1877年)中也收入了“数学”一词。牛津英语字典没有参照梵文。

公元10世纪的拜占庭希腊字典“Suidas”中,引出了“物理学”、“几何学”和“算术”的词条,但没有直接列出“数学”一词。 “数学”一词从表示一般的知识到专门表示数学专业,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仅在亚里士多德时代,而不是在柏拉图时代,这一过程才完成。

数学名称的专有化不仅在于其意义深远,而在于当时古希腊只有“诗歌”一词的专有化才能与数学名称的专有化相媲美。“诗歌”原来的意思是“已经制造或完成的某些东西”,“诗歌”一词的专有化在柏拉图时代就完成了。

而不知是什么原因辞典编辑或涉及名词专有化的知识问题从来没有提到诗歌,也没有提到诗歌与数学名称专有化之间奇特的相似性。但数学名称的专有化确实受到人们的注意。

远古时代,人类文明初成,没有礼法.但是人的大脑决定了人不是一个普通的吃喝物种.人类为了方便记录每天打猎打了多少动物,就用特定的东西来计数,可以用相同数量的石头、贝壳、树叶等等,直到后期发展出结绳计数,也只是为了记录数量而已.但是随着记录的出现,人类的大脑开始得到启示,似乎身边发生的一切都可以用一定的种类的数量去表达,于是在后期代码又逐步出现,比如用小圆表示达到的兔子,在小圆里放几片树叶就表示今天打到多少.用大一点的圆表示鹿,在圆里点放几片树叶就表示打到多少头鹿.用更大一点的圆表示牛、象、马、等等.当然动物的名字是后期起的,但是在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印证特征,不能只用现代的思想去考虑古人.那个时候他们对于什么叫“牛”,什么叫“羊”,什么叫“象”等等都是心照不宣的了解的,只是和今天的叫法不同,在那个文明匮乏的时代,他们一样有他们记录事件的方法.于是直到以后,部落的形成、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交往、进一步文明的产生、发展、战争.直到如今的科学技术,我们发现在科学的背景下,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度量方法,深入研究就发现全是各种各样的数量关系.我们的祖先也正是在“数”的启发下开启了大脑智力深度运作,于是我们就把世界上一切有关数量关系的研究统划为对“数”的研究,而“学”字是指学问.数学的意思就是对数的统筹的理解.。

3.「数学冷知识」No3:数学家是怎么炼成的

在第七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被誉为华人菲尔兹奖的晨兴数学奖金银奖颁布,9位获奖者中,6位都在美国高校从事研究。中山大学教授陈兵龙自嘲他是唯一读书和工作都在国内的“土鳖”。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杨乐说:“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奥数市场,仅北京一年就可创造20亿的产值。”

对于这样一个用了洪荒之力来学习奥数的国家,怎样才能培养出一流的本土数学家?

功利奥数和数学无用论

“奥数培养不出一流数学家。”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中科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一语中的。他和与会的很多数学家认为,带有功利目的的学习和研究都不可能走太远,要成为一流数学家只能“为学问而学问”。

现在中国家长对数学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喜欢奥数,是因为有保送机会,但又认为学数学没前途,于是不要孩子学数学。”丘成桐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这完全是误读。美国有杂志曾对不同学科学生的发展前景进行调查,排名第一是的数学,第二是统计学。“数学无用论是完全不懂数学的人才会讲。据我了解,没有一个好的数学理论是没有用的。每个行业都用得上数学。”

但在中国,数学却并不算受欢迎的科目,包括数学在内的基础学科近年来在高考招生中频频遇冷,不敌应用性更强的学科,这让丘成桐痛心疾首。他说:“现在中国企业有钱了,喜欢在海外‘买买买’。科技的发展,如果单纯靠并购公司或学别人已经完成的工作,只会远远落后于科技发达国家。因为科学技术最后10%的工作,一定需要很多基础科学在前面引导,而基础科学的基础就是数学。”

奥数冠军未必成数学家

一位毕业于北京知名小学、小升初却无缘重点中学的孩子的家长曾语重心长地劝诫记者:“一定要从小学三年级就让孩子学奥数,但凡重点中学点招的就没不考奥数的。”

在升学指挥棒下,奥数被捧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至于有人曾和王元院士开玩笑说,现在搞奥数的收入都是他的50倍。

在人们痛批“全民学奥数”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少曾经的奥数冠军走向了世界数学奖的领奖台。如,华裔数学家、数学界“诺奖”——菲尔兹奖获得主陶哲轩,是奥数金牌最年轻得主纪录保持者(13岁)。

那么,学奥数到底是不是培养数学家的一条捷径?杨乐告诉记者,纯粹依靠奥数培训班灌输的解题技巧,与成为数学家之间没有正向关系。“关键要看是否以兴趣为导向,不为升学,靠自己琢磨出的解题思想和技巧而成长起来,这才对取得数学方面的成就有所影响。现在奥数许多内容以及强制灌输的学习方法,对兴趣的养成形成了较大障碍。”

晨兴数学金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张伟,曾因在奥数比赛中取得不错的名次被保送北大数学系,他在接受科技日报专访时现身说法:“我读小学时还没有奥数。一次,老师给了我一本《小学数学能力训练》。书中‘如何迅速判断一个数被7整除和被3整除’等题目,深深把我吸引住了,于是深入地学了下去。到了中学才接受奥数,但主要还是兴趣。”

学奥数对于研究数学有没有帮助?张伟认为:“刚开始解题技巧有一定帮助,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更主要还是兴趣的驱动。”

杨乐呼吁:“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数学兴趣教育,对他们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就如丘成桐所言“为学问而学问”,或许才能让更多一流成果涌现出来。

多管齐下培养一流数学家

丘成桐认为,只有中国本土培养更多一流的数学人才,才能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尽管我国每年也输送学生到海外学习,但希望将来有一批学生是全部由中国本土培养。”培养第一流的学生,教育应当贯穿中学、大学、研究生全过程。他举例说,日本有位研究数论的大数学家,在海外学成回国后,发现日本当时缺乏好的中学数学教育,于是花了十多年时间写了16本中学数学教科书。“可能中国的数学家未必会这么做,他们很少愿意花时间在中学生身上。”

“相比一些应用型的学科,数学并不需要太多资金,但中国应加大对数学的投入,给予稳定支持,让数学家能够专注学问。”丘成桐说,“假如边工作还要边担心能否喂饱小孩,是做不好研究的。”

目前中国的人才培养机制也是丘成桐认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体制上还有很多束缚,不能让研究员、教授放手去做。培育能够让科学家自由发展一流学科的环境,非常重要。”此外,搭建平台多让青年学生接触到世界一流学者,也是不可或缺的。

4.有关于冷知识

冷知识

冷知识(trivia)指的是琐碎的、庞杂的事情或知识等,或许饶富趣味、并随时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周遭,却鲜少人会去注意。

由来

trivia的由来是拉丁文里意指“三叉路”的3(tres)+道路(via)。在古罗马的都市中,因三叉路随处可见,便引伸为“到处都有的地点”、“司空见惯的场所”,后来才转变为意指那些无价值、琐碎的事情。

此外,在中世纪的博雅教育(liberalarts)中最基本的三道(语法、修辞学、辩证法)称为trivium(三学科,trivia的复数形),亦由此衍生出“因基本而显得微不足道”之意。

形容词性

trivia的形容词为trivial。在数学方面,trivial(译为“不证自明的”)此用语常会用来指那些极为基本且明显的情况。

延伸

随着生活不断的发展,冷知识也跟着日新月异,当今的冷知识不再只是无价值的知识了,它在让你丰富知识外,还解决了一些生活小麻烦.

1.巧克力对于狗来说是致命的,只要几盎斯就可以使一只小狗,因为心脏和神经系统受损而死亡。

2.你键盘里的细菌其实比厕所的细菌还多.

3.在喝酒前,多吃些动物内脏可以缓解酒醉程度

4.冷藏时橡皮筋可以保存得更好

5.大拇指的指甲长得最慢,中指的指甲长得最快

6.如果油性笔变干,撒上去甲油,盖上笔盖,一会便可重新使用

7.粉底不小心弄到了衣服饰品上,只要用化妆水擦拭,马上就不见了

8.戴耳塞一小时,耳朵里的细菌数量将是原来的700倍

99.999%的人都不知道的秘密

1.拉斯维加斯的赌场都没有钟。

2.麦当劳40%的利润来自happymeals的销售。

3.1996版的韦伯斯特词典有315处拼写错误。

4.每天平均有12个新生儿被交给错误的父母。

5.巧克力对于狗来说是致命的,只要几盎斯就可以使一只小狗,因为心脏和神经系统受损而死亡

6.19世纪30年代番茄酱是作为药品来销售的。

7.达芬奇可以一手写字,同时另一手作画。

8.剪刀是达芬奇发明的。

9.描绘蒙娜丽莎的嘴唇花费了达芬奇10年的时间。

10.二战期间颁发的奥斯卡奖座是木制的,因为当时金属是稀缺物资。

11.看看你的拉链,如果上面有ykk三个字母,那么说明这是全球最大的拉链制造商的产品。

12.李小龙的动作非常快,快到看不清,所以拍电影时只好放慢胶片的速度。

13.仰面躺着并缓缓地抬起双腿,可以免于陷入流沙之中。

14.驱蚊水并不驱蚊而是干扰蚊子的感觉器官,这样它们就找不到人在哪里。

15.牙医建议,牙刷应放置于距离盥洗室至少6英尺远,以避开冲马桶时产生并漂浮于空气中的各种微粒。

16.最早被打上条形码的产品是箭牌口香糖。

17.迈克尔.乔丹每年从耐克得到的收入多于马来西亚的耐克工厂工人的薪水总和。

18.玛丽莲.梦露的一只脚上有6个指头。

19.希特勒的母亲曾考虑堕胎,不过被医生劝阻了。

20.一生中人会脱落40磅的肤质。

21.要是不小心被鳄鱼咬到了,你就狠狠地戳它的眼球,它会放你走。

22.人平均只需7分钟就可以入睡。

23.在菲律宾溜溜球曾被作为武器。

24.猫是圣经里面唯一没有提到的家养动物。

25.冷藏时橡皮筋可以保存得更好。

26.56%的键盘录入由左手完成。

27.”dreamt”是唯一以”mt”结尾的英文单词。

28.即使没有头,蟑螂仍可存活10天。

29.打喷嚏时无法睁着眼睛。

30.墨西哥城每年下沉10英寸。

31.睡眠时的脑比看电视tv时更活跃。

32.80%的美国人最喜欢蓝色。

33.在这个星球上鸡比人多。

34.大拇指的指甲长得最慢,中指的指甲长得最快。

35.在美国华盛顿电话比人还多。

36.48个最贫困的国家其资产总和还比不上全球最富有的三大家族。

37.万宝路香烟公司的第一任老总死于肺癌。

38.聪明

5.有关于冷知识

冷知识(trivia)指的是很无价值的、琐碎的、庞杂的事情或知识等,或许饶富趣味、并随时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周遭,却鲜少人会去注意。

trivia的由来是拉丁文里意指“三叉路”的3(tres)+道路(via)。在古罗马的都市中,因三叉路随处可见,便引伸为“到处都有的地点”、“司空见惯的场所”,后来才转变为意指那些无价值、琐碎的事情。

此外,在中世纪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中最基本的三艺(语法、修辞、逻辑)称为trivium(三学科,trivia的复数形),亦由此衍生出“因基本而显得微不足道”之意。

trivia的形容词为trivial。在数学方面,trivial(不证自明的)此用语常会用来指那些极为基本且明显的情况。

有关冷知识的电视节目,有2002年始于日本富士电视台的“冷知识之泉”(亦称琐事之泉),及台湾东风的“冷知识轰趴”与香港亚洲电视的“冷知识冲动”等。

6.关于数学的小知识

数学小知识

--------------------------------------------------------------------------------

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 "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 }"和中括号"[ ]"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

7.有关数学的小知识

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小学数学都有很大的难度,其实小学数学属于基础类的知识比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小学,是一个需要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学习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学数学有哪些技巧?

一、重视课内听讲,课后及时进行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我们必须特别注意课堂学习的效率,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我们必须遵循教师的思想,积极制定以下步骤,思考和预测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教师之间的差异.特别是,我们必须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学习技能,并及时审查它们以避免疑虑.首先,在进行各种练习之前,我们必须记住教师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各种公式的推理过程,并试着记住而不是采用"不确定的书籍阅读".勤于思考,对于一些问题试着用大脑去思考,认真分析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二、多做习题,养成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如果你想学好数学,你需要提出更多问题,熟悉各种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想法.首先,我们先从课本的题目为标准,反复练习基本知识,然后找一些课外活动,帮助开拓思路练习,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掌握解决的规律.对于一些易于查找的问题,您可以准备一个用于收集的错题本,编写自己的想法来解决问题,在日常养成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学会让自己高度集中精力,使大脑兴奋,快速思考,进入最佳状态并在考试中自由使用.

三、调整心态并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主要的重点应放在基础、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因为大多数测试出于基本问题,较难的题目也是出自于基本.所以只有调整学习的心态,尽量让自己用一个清楚的头脑去解决问题,就没有太难的题目.考试前要多对习题进行演练,开阔思路,在保证真确的前提下提高做题的速度.对于简单的基础题目要拿出二十分的把握去做;难得题目要尽量去做对,使自己的水平能正常或者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的技巧就是多做练习题,掌握基本知识.另外就是心态,不能见考试就胆怯,调整心态很重要.所以大家可以遵循这些技巧,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进入到数学的海洋中去.

8.有哪些科学冷知识

大众在接收到有趣的知识同时,可能会对这些知识背后的故事或原因感兴趣,而科学世界的宣传语就是:到科学世界来,听我们为你慢慢道来……以互动传播的方式达到观众与广告主双赢的效果。

2 盎司的黄金就可以将这块广告板完全覆盖。(你覆盖好,我去抠下来) 其实你每天新长出来的头发加起来足有 36 米长。

(这个得剃光头试试才知道啊) 蓝鲸的心脏大概就像这辆车一般大小。(好大的心脏啊~) 小丑和恐高症是两种大家最常见的恐惧。

(好像有点道理) 你每年在不知不觉中吞下的虫虫高达 430 只。(虽然听过,依旧觉得恶心啊) 搭乘电梯向下时,人体的体重看起来会更轻。

(加速度么?) 钻石并不如你想象中的那般稀少。(可还是买不起啊) 蚊子最喜欢蓝色。

(所以别买蓝色衣服穿,招蚊子) 你的眼部肌肉每天运动的次数高达 10 万次。(完全没感觉到) 松鼠在无意中种植了数以百万计的树木。

(这个小家伙习惯将找到的松果埋藏起来,但看起来它的记性实在不怎样,以至于常常将埋藏的地点忘记,于是被遗忘的松果就慢慢长成了一棵棵的树木) 日本每年大概会地震 1500 次。(所以一看日本动漫,上面就冒哪哪哪地震的消息啊) 猫尿会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发亮。

(养只猫,可以吓人) 海狸每年啃掉的树木将近 200 棵。(这分明是跟松鼠对着干呀) 老虎也能使用猫砂盆(如果你准备在家里饲养一只老虎的话,这会用得着) 当你害怕时,你的视力会变得更好。

(视力一直不好,可一直在怕鬼) 其实我们被蚊子叮咬起的肿包,是因为我们对蚊子的口水过敏。(我果断的对蚊子口水不过敏) 在太空中,你会变得更高。

(因为少了地心引力的作用) 氢氟酸能够溶解玻璃。(氢氟酸是啥玩意) 寄生于人体的条虫可以长到 22.9 米长!(这个……这个……) 把你身上的皮全扒下来,平铺下来会将近 2 平方。

(人皮地毯啊,这演的是恐怖片吧) 珍珠可以生长至 6 公斤重。(这耳朵,别要了) 闪电每秒可以雷击 100 次。

(怪不得被闪电劈到会被劈死) 人体内的碳含量,足够制作出 9000 支铅笔。(那有啥用,又不能造铅笔) 你每天不知不觉吞下去的鼻涕约有一升多!(我去啊,怎么这么恶心) 你每天所放的屁相当于填满一只气球所需的气体。

(不包括那天吃了萝卜……)。

跟数学有关的冷知识

标签: 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