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动物变化最大? 买变化最大的动物是什么生肖?
一、什么动物变化最大?
答:青蛙变化最大,因为从蛙卵开始,变蝌蚪,再从蝌蚪变成青蛙。
青蛙爱吃小昆虫,善于发现动着的小型昆虫,它捕虫时的动作:一只青蛙趴在一个小土坑里,后腿蜷着跪在地上,前腿支撑,张着嘴巴仰着脸,肚子一鼓一鼓地等待着什么。一只蚊子飞过来,在青蛙面前一晃,青蛙身子猛地向上一蹿,舌头一翻,又落在地上。蚊子不见了,它又原样坐好,等待着下一个猎物的到来。
二、买变化最大的动物是什么生肖?
答案是龙,龙是至高无上
天子即为龙,也有用人不当的时候
龙: 是动物的神,能兴云布雨,利益万物;
三、我国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动物?
最大的动物是亚洲象
亚洲象(学名:Elephas maximus Linnaeus ),别名大象、亚洲大象,属于长鼻目、象科。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长达1米多的象牙,是雄象上颌突出口外的门齿,也是强有力的防卫武器。象的眼小耳大,耳朵向后可遮盖颈部两侧。四肢粗大强壮,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皮厚多褶皱,全身被稀疏短毛。头顶为最高点,体长5~6米,身高2.1~3.6米,体重达3~5吨。
四、海里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动物?
海里最大的动物是蓝鲸。
蓝鲸(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须鲸科须鲸属的其中一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不但是最大的鲸类,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
蓝鲸呈世界性分布,以南极海域数量为最多,主要是水温5-20℃的温带和寒带冷水域,有少数鲸曾来游于黄海和台湾海域。主要以浮游生物和磷虾为食,在冬季繁殖,雌兽一般每2年生育一次,每胎只产1仔。蓝鲸全身体表均呈淡蓝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细碎斑纹,胸部有白色的斑点,长可达33米,重达181吨。
五、变化最大的动物,什么生肖,有几个?
变化最大的动物我觉得是龙,因为它可以变化出很多东西,
六、动物之森最大的动物?
是大王具足虫。
大王具足虫 ,又名巨型 深海大虱、巨型等足虫,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 等足目 、漂水虱科动物。一般认为大王具足虫大量生活在冰冷的大西洋深海里。自170米深、昏暗的次沿海区域,至2140米深、幽黑的深海区域都可以看到大王具足虫的踪影。
七、最大的猫科动物是什么动物?
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是西伯利亚虎,体重:384公斤(最大个体) 西伯利亚虎:又称东北虎,是虎的亚种之一。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其中雄性体长可达3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可达350千克。野生西伯利亚虎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之美称。
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活动范围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不会爬树,很少袭击人类。东北虎主要捕食鹿、羊、野猪等大中型哺乳动物,也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捕食方式为偷袭。孕期为103-105天,一胎生2-4仔,2-3年生产一次,野生寿命15至17年,最高为20年,人工饲养情况下寿命为20-25年。
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由于栖息地被破坏与偷猎,至2015年初统计,世界上仅存野生西伯利亚虎仅500头之内。
八、一一并六开头变化最大的动物是什么生肖?
一一并对六是马生肖。1加6等于7。
冰岛马则以耐寒抗病、体魄强壮和步伐稳 健等优点,成为皇家卫队和赛马爱好者的抢手货。冰岛马是地球上最纯的马种,而且天生比世界上任何地区的马都多会一种步法,它们是冰岛人的骄傲。在9世纪期间,海盗盛行,将不同的马种带到冰岛地区并驻扎,其中大部分马的血统都来自德国。
九、冬天动物的变化?
松鼠在快入冬时把找好的食物分散挖洞埋起来,然后到了冬天就在树洞里睡大觉,饿了就起来把埋好的吃的挖出来吃。
另外它们的腮里可以放进十八颗松子呢,先塞满了再去睡。但食物常常会被别的偷看的松鼠挖走另埋,而且有时自己埋好的也会忘。
螳螂能做成很大的卵块,一块就有三百至四百粒卵,连同分泌物一起形成卵囊。外面是一层很厚的保护层,粘附在向阳的树干上,不怕冰雪和寒风。
负子虫将卵产在自己的背上,然后潜伏在水下的泥土中过冬。
切叶蜂把成叠的椭圆形叶子运到地下或空心木头里面,筑成一排排蜂房,形成椭圆形的“住宅”。住宅内备有花蜜或花粉,产卵过冬。每只切叶蜂可以建造30个蜂房,所需要的椭圆形叶子至少一千张。
金龟子的幼虫,身体很肥胖,贮藏着十分丰富的营养物质,躲藏在泥土的深处,呈休眠状态过冬。
天牛,用天生的极其锋利的嘴巴,在树干上挖一条“隧道”,幼虫在这条“隧道”里过冬。
灯蛾的蛹,外面具有一层坚硬的几丁质外壳,能忍受严寒的侵袭,蛹体内又贮藏了较多脂肪,可防冻伤。
避债蛾从幼虫时期起,就用树皮和树枝做成一个“口袋”,背在身上或挂在树枝上,休息时,就躲进“口袋”里。深秋时节,它就钻进“口袋”里,变成蛹,安全过冬。
蜜蜂到了深冬季节,除了取食贮存的蜂蜜获得热量外,还围着蜂王“抱成一团”,组成一个蜂巢团,使蜂巢里的温度保持在35℃左右。如果外层的蜜蜂冷得受不住了,它们就来个里外“换防”。对那些幼虫,工蜂会像称职的保姆那样,每天给幼虫喂食1300多次。
同时,工蜂们还聚集在一起,形成一道保温层,使幼虫免受严寒的侵袭。如果幼虫仍感到寒冷,工蜂们便张翅舞足,使蜂房内温度升高。
十、阵雨动物的变化?
下雨了,动物们肯定也会找一个地方去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