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把孩子的学习看管好?
看到这个标题,再细细地想一想,如果打算认真仔细地“看管”好孩子的学习,是一件让家长和孩子都很紧张、焦虑的事情。
“看管”这个词,已经将孩子成长的内在力量排除在外。在您心目中,是否孩子只是您的一个附属,所以孩子的人生已经成为父母必须严格控制和规划的对象?在孩子尚且年幼时,如果缺乏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的用心看护,可能会导致各种意外伤害的出现,所以我们不得不进行一定的“看管”。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紧紧抓住他的那双手也必须要学会松开,给他需要的成长空间和自由。
现在的父母,尤其是当妈妈的,会为了孩子的学习,做各种各样的努力,甚至可以牺牲自己原本享有的生活,时刻地把控着孩子的学习,生怕孩子一没看好就会失控地成绩下掉。然而,就我所看到的事实是,很多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自信心,都在奔波于各种补习班,压制性的学习中日渐损耗。他们变得厌学、自卑、叛逆。多少孩子都因为“看管”太过而陷入了这样的困境?
从孩子小的时候起,父母应该专注的就是陪伴孩子快乐成长,注意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收获心灵的满足,培养他们对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耐心地聆听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看法。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会发展出各种能力:独立性、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创造力、想象力、语言能力等等。所以对他而言,玩就是学,如果家长能给予足够的支持和欣赏,他对学习的爱好会自然生成,而不需要大人耳提面命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当然,适当的引导也应在恰当的时机被引入,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指向作用。
然而,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注重这些,等到大了,该到上学的时候了,才来开始思考应该管一下孩子的各方面学习问题了。他们会相信,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应该一开始就注意,可在我看来,学习态度和动力才是位于金字塔底端的那个决定因素。如果没有这些,习惯和方法都会成空。只有在“底子”扎实的情况下,上面的东西才会越堆越高。
另外,加强孩子身体素质方面的锻炼、提高。尽量让孩子在接触自然界的过程中锻炼身体。这样他们不仅有更好的体魄、更好的大脑思维,也能够更好地锻炼他们的意志力、耐力和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性格脾性。
在这些软件条件都有了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孩子有了足够的能量,对世界的好奇会自发地带领他进行各项学习、探索。我们一开始就不应该让孩子的学习带有太强的功利性。如果什么都讲效果、好处,会让孩子产生厌倦情绪。孩子失去了学习真正动力的情况下,任由家长牵着跑,他不会跑远的。表面好看的成绩单,掩盖不了长久发展的各种弊端,必然会在某个时期崩塌。
所以,我们还是放松些,不妨多花些时间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求,加强跟他们的思想交流。当然,孩子在心智不够成熟的情况下,也需要大人的帮助和引导。把握好尺度,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