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笑谈课文全解?

bdqnwqk2024-11-30百科1

《动物笑谈》课文全解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普作品,作者是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获得过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篇文章就是他动物行为学日常研究的真实记录。

文章所选的几个场景都十分有趣,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注意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风趣的笔墨下包含着的对动物、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作者豁达洒脱的个性。

文章文笔幽默风趣。开篇作者就点明“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题目中的“笑”字,不过,在这里作者不是讲动物的“趣事”,一个关联词语的运用把逗笑的主角锁定在“观察者自己”,其实也就是作者本人。

为什么会是自己呢?

原来研究“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方法怪诞不经”,“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真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读下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作者用生动活泼的笔法讲述了四个有趣的场景。前两个详细,后两个则比较简略,但都很有趣。可以让学生在默读、圈点勾画的基础上,梳理一下文章的脉络。

第一个场景是作者做有关小鸭子的科学实验。他学着母水鸭的叫声,在地上屈膝爬行,带领小水鸭前行。科学研究需要反复实验,两次给小水鸭找妈妈的过程显示了作者的探索精神,而实验过后的分析更为重要,“我猜想关键一定在母鸭的叫声上……我要小凫跟着我走,我得学母凫一样叫才行”,为下文作者看似怪诞不经的行为(充当鸭妈妈)做了铺垫。

除了实事求是地记述故事,作者还略带自嘲地描写了在外人看来十分可笑的场景: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他“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看到如此怪异的情景,谁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呢?难怪那些观光客会“吓得呆了”,会露出“死白的脸”。

做实验有疑问,这是科学研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作者把他的疑问和研究过程娓娓道来,既是科普作品所承担的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的责任,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给人以亲切感。

另一个场景是作者在公共场合,为了唤回皇冠大鹦鹉,模仿大鹦鹉的鸣叫。关键是这种鸣叫实在跟“杀猪般的嚎叫”很像,作者着实为难。这里的详细描摹既客观地介绍了鹦鹉叫声的特点,又表现出人要模仿这种叫声的难度之大。

作者心里的犹豫、顾忌,使读者感同身受。在公共场合,发出这样的叫声确实是件令人为难的事情。但为了大鹦鹉不走丢,作者还是“用尽全身之力,把嗓门憋得尖尖的,发出‘哦———啊’的叫声”,结果,“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作者为动物着想、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让人敬佩。

另外两个场景写的是大鹦鹉的故事。这只特别活泼、爱做恶作剧的大鸟,惯于恶作剧,曾经咬掉老教授身上的扣子,把它们整整齐齐地各排一堆,还把鲜艳的毛线缠到门前的柠檬树上,实在是可气又好笑。作者用生花妙笔,把这些故事记述得多么有趣!读来实在是一种巨大的享受。

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精彩语段,学习文中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行文的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一是叙述清晰干净,不拖泥带水;二是注重细节,写来十分传神;三是生动活泼,富于幽默感。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加以体会。

学习这篇课文还要体会劳伦兹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对本文中这些精神价值的感悟,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从本文文本出发,在字里行间感悟到其中的精神内涵;二是受到文本的激发,从而热爱自然,关爱生命,乐于认识其奥秘。

文章自始至终饶有趣味,读来亲切自然而又意味深长。人和野生动物之间竟然能够建立起如此打动人心的友谊,这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文章表现出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科学精神。

尤其是作者与动物之间平等共处的心境,对野生动物的尊重和热爱,甚至不惜为它们作出巨大牺牲的精神,更是值得称道。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许本文能够启发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这一话题有更为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