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有边界吗? 科学边界组织介绍?
一、哲学有边界吗?
哲学是人的思维的产物,人的思维不断发展,从无到有,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不断向前挪移,所以思维的边际才是哲学的边界。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承认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精神的是唯物主义哲学观,相反则是唯心主义哲学观。
二、科学边界组织介绍?
“科学边界”学会是在2005年(世界物理年)国际物理学界频繁的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中逐渐诞生的松散的国际性学术组织,其宗旨为“用科学的方法找出科学的局限性,确定科学对自然界的认知在深度与精度上是否存在一条底线”。
其成员均为国际顶尖学者,属于基础理论的学术交流组织,在国际学术界很有影响。
其成员有义务参与研讨会,汪淼也正是因此一开始以精力不足不愿加入。
该组织引起作战中心注意的原因是不到两个月不少著名学者先后自杀,他们大部分与“科学边界”有过联系,有些还是其成员。常伟思怀疑“科学边界”通过合法学术交流途径影响了他们,但丁仪表示包括杨冬在内的两人与“科学边界”没有任何来往。
科学边界学者在研讨会上常提及的话题:SF,是“射手”假说和“农场主”假说的英文缩写。
三、科学边界是什么?
我们所说的科学的边界是说每一个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也就是科学对这一类别事物的探索深度。我们可以打这样一个不恰当的比方:现在的科学研究好比一群考古学家在挖一个遗址。他们围成一个圈,从一个点开始往外挖掘,一个个科学发现就像一件件文物一样在这个圈的边缘不断被考古专家们挖掘出来。开始这个圈比较小,后来慢慢扩大,这个圈的面积就是我们人类当前的知识总量。
而我们生活在这个圈里面比较中心的地方,享用着一早被发现的科学成果,然后这个圈边缘的地区(也就是科学前沿)不断有新发现传来。有些人并不清楚也并不关心科学的边界——也就是这个圈的边线在哪里,对他们而言,反正那里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
四、人类认知的边界就是科学的边界吗?
不是。
科学的定义是:用一定的方法对客观世界的规律、现象、经验进行认知和总结的活动。
科学是从哲学分支而出的而哲学又来于神学,研究对象也仅是我们人体感官所能认知的物质世界部分。比如,视觉下的各种可以观测的现象,听觉下的声音,味觉下气味,可以感受的触觉下的力,意识下的精神等等。
显然这就意味着科学认知和研究的范围的确是有限的,范围跟时空的大小没关系,跟我们人类的感官有关!任何超出我们人类感官范围的认知或经验,科学都是无能为力的。因此我们并不能用科学来阐释宇宙中的一切现象。
更何况我们的感官大多也只对一小部分物质敏感而已。比如我们视觉和听觉的波长范围狭窄到让人感到绝望,甚至远远不如坐井观天的青蛙,但依旧很多人认为我们肉眼见到的星空大地就是我们身处的世界的一切。可事实是,哪怕就在我们身边,依然有太多太多超越我们感官而认知不到的事物现象,更何况这地球还有其他遥远的浩渺宇宙呢。
五、科学哲学课推荐?
卡尔纳普的科学哲学导论,赖欣巴哈的科学哲学的兴起,亨普尔的自然科学的哲学,这三本是经典总论,正统的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的问题域基本囊括。
哈雷的科学哲学导论,查尔默斯的科学究竟是什么,罗森博格的当代科学哲学导论,这三本将20世纪70年代后的一些新问题和发展纳入其中。
科学哲学课程按照研究内容大体分为两部分,一是一般的科学哲学,另一是特殊科学的哲学,包括物理哲学,数学哲学 ,生物哲学,心理哲学等。
六、科学哲学名言?
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英国)
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尔·波普尔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美国)
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法国)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利略 (意大利)
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爱因斯坦(美国)
一旦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法拉第(英国)
科学的惟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伽利略(意大利)
七、哲学辩论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无论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它们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就是物质性。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不是自生的和先验的,认识世界的形式是主观的,认识世界的内容是客观的。
八、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对吗?
所谓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
古代哲学家把哲学看成是知识的总汇,近代一些哲学家把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
近代以来,随着各门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就成为人们必须正确回答的重要问题。
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来看,二者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哲学研究的是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而具体科学研究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规律。题目问的是对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说法理解正确的哪一个选项。A项是对这一说法的正确解读。故此题的答案应为A 解答教师:兰老师 思路分析:从哲学与其他具体科学的关系入手来理解。
九、真正的哲学就是科学的哲学吗?
不对。哲学可以对科学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并不是以科学的方式和方向来进行,也不是用来说明科学的方向和本质的,即哲学不能以脱离实际的可重复和可验证的方式来说明科学,所以,它不是科学的科学。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这句话只是在描述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即: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对具体科学进行抽象概括的科学。这里科学仅仅只一种学问、一种研究体系,而不判断其体系的正确性与否。
十、科学家哲学誓言?
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英国)
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尔·波普尔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美国)
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法国)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利略 (意大利)
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爱因斯坦(美国)
一旦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法拉第(英国)
科学的惟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伽利略(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