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节虾与基围虾的区别?
斑节虾与基围虾的区别主要有:
1、外观不同;斑节虾,体被黑褐色、土黄色相间的横斑花纹,额角上喙7~8齿,下喙2~3齿,额角侧沟相当深,伸至目上刺后方;基围虾,其体长8cm左右,体表有许多凹陷部分,其上生有短毛。额角平直,仅上缘具7-9个齿。
2、营养价值不同,斑节虾除了和普通虾一样外,其虾青素的含量较普通虾大约高20%,虾青素是一种最强的抗氧化剂,它本身能显著增强虾的存活率和产卵率,以及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同样,人和动物食用高含虾青素的虾肉也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等疾患。
3、产地与产季不同,斑节虾分布区域甚广,由日本南部、南朝鲜、我国沿海、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泰国、印度至非洲东部沿岸均有分布。我国沿海每年有2~4月份和8~11月份两个产卵期。基围虾原产中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及澳大利亚一带,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山东半岛以南沿岸水域。我国沿海5~8月为产卵盛期。
扩展资料:
一、斑节虾
斑节虾为当前世界上养殖最普遍的品种,除了和普通虾一样外,其虾青素的含量较普通虾大约高20%,因此在春节期间的价格比较高。
斑节虾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对饵料蛋白质含量要求较低(仅35%左右),能够耐受的盐度物稿枝和温度范围广。盐度范围为0.2~70‰,最适盐度为10~20‰;最适温度为25~32℃,高於38℃或低於14℃会引起死亡。对低氧的耐受力也较强,可耐受较长时间的干露,故易干活运销。
该虾是对虾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发现的最大个体长达33厘米,体重500~600克。成熟虾一般体长22.5~32厘米,体重 137~211克,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贵虾类。营养价值罩敏与其他主要虾类相近。
二、基围虾
刀额新对虾俗称泥虾、麻虾、花虎虾、虎虾、砂虾、红爪虾、卢虾,商业上称基围虾。
刀额新对虾和近缘新对虾均为经济虾类中的中小型对虾。刀额新对虾体长一般敬备为 7.5~16厘米,近缘新对虾体长为8~15厘米。两种虾体重均为4~50克。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且体肥壳薄,是新对虾属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两种虾。
目前广东已开始养殖。在香港养两个月左右即可上市。捕捞成活率高,较耐于运,是珠江口一带渔民向港澳出虾的重要品种。营养价值与其他虾类相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斑节虾 百度百科-基围虾
斑节虾,俗称黑虎虾、鬼虾、草虾、花虾、牛形对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大虎虾。其体被黑褐色、土黄色相间的横斑花纹。额角上缘7~8齿,下缘2~3齿。额角侧沟相当深,伸至目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中央沟明显。有明显的肝脊,无额胃脊。
斑节虾除了和普通冲仔虾一样外,其虾青素的含量较普通虾大约高20%,因此在春节期间的价格比较高,虾青素是一种最强的抗氧化剂,它本身能显著增强虾的存活率和产卵率,以及抵抗散粗汪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同样,人和动物食用高含虾青素的虾肉也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等疾患。
基围虾,亦称“独角新对虾”,属软甲纲,对虾科。其体长8cm左右,体表有许多凹陷部分,其上生有短毛。额角平直,仅上缘具7-9个齿。头胸甲具明显的心鳃沟和心鳃脊,肝沟明显,具肝刺、触角刺及眼上刺,无颊刺。前三对步足具基节刺,第一步足具座节刺,第五步足无外肢,第七胸节有侧鳃,第三鄂足无肢鳃。是重要的经济种,为人工养殖对象。
基围虾营养丰富,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凳缓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中含有丰富的镁,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虾肉还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斑节对虾 该虾因其甲壳上有斑节而得名,又因喜栖息于水草或藻丛间,我国南方沿海和台湾又称之为草虾,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如印度洋、菲律宾、澳大清耐利亚、日本南部沿海,我国的闽、台、粤、琼等地较为常见,是一个优良养殖品种。从目前养殖规模和产量来看,同中国对虾、南美白埋山对虾一起,称之为世界三大虾类。其特点是: 1.个体大 在对虾类中,斑节对虾是个体最大的一种。据有关资料介绍,最大体长可达30厘米,体重350~400克,最大可达500克,堪称“对虾之魁”。 2.生长快 据台湾省报道,在鱼虾混养虾池里,养殖120天,体重由0.1克增长到55克,一般精养虾池体长可达12厘米,体重20克以上。 3.适应性较强 养殖期间适宜水温范围10~34摄氏度,最适水温28摄氏度。在水温不超过34摄氏度、溶解氧不低于2毫克/升、盐度0.2%~4%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 4.食性杂 饲料略偏植物性。产量高,每公顷产量3000~4500千克,饲料系数低,一般为1.5~2.0。 5.可以活运答液春 由于斑节对虾甲壳较厚、较硬,抗机械损伤能力、耐干露能力较强,所以可以长途活运和经营活虾出口。
新对虾俗称麻虾、基围虾,民间叫基围虾的多一些。基围虾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其得名原因是“围基养殖”。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比对虾软,体形没有对虾大,一般如中指大小,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且体肥壳薄、肉质鲜美爽口。基围虾幼虾(不超过6cm)呈墨绿色至深绿色,成虾(6cm以上)呈浅啡黄色,身体布满密集的浅褐色点。市场上有些用白虾(明虾)冒充基围虾,挑选时候应该注意:一看颜色、二看斑点。就很容易鉴别了。
其实,基围虾的学名就是斑节虾,这两个名称是一种虾来的!楼上说的斑节对虾,是另一种虾来的!